西汉的防腐液能拯救人类(下篇)
西汉的防腐液能拯救人类,不是拿防腐液给世人治病。马王堆一号汉墓的棺液仅有100公斤,50亿人能分几许?
先人保存一具尸体是告诉后人草药可以对付微生物,帛书记载五十二种病症的280个医方是告诉后人草药能医多种疾病,墓中留有辛荑、桂、花椒、茅香、佩兰、桂皮、姜、酸枣核、高良姜、藁本、杜衡、竹叶椒等药材样品,说明重视中药。
关于西汉尸体防腐技术的报道,首见于1975年中国新闻纪录制片厂的文献纪录片《千年古尸不腐之谜》,电影中讲棺液中有100公斤绛红色的棺液,一笔带过,没有对棺液做任何描述。
到了2004年,中央电视台10频道开辟一个新栏目《历程》中有个系列节目《过去的秘密》,对棺液有比较多的描述和推断,说棺液为茶色,有乙醇、乙酸和汞的成份,有沉淀物。专家们分析乙醇和乙酸可能是尸体分解产生的物质,说水可能是尸体分解产生的,茶色棺液的容积说成80公升。但专家排除了水从棺液外渗入的可能性。
李德敏不同意这种分析。辛追夫人的尸体属于“湿尸”,这是专家的结论,既是湿尸,说明尸体未脱水,脱出80公升水的尸体会干成什么样子?再说尸体浸泡在80公升的水中,干得了吗?尸体在水中浸泡,不用说两千一百多年,就是泡上三五天会膨胀成什么样子?如此简单的常识会被诸多专家忽略了。李德敏的推论是:茶色棺液是人们放进棺中的。问题就又提出来了,是水吗?放水干什么?为什么尸体不会被水泡胀?怎样保证水中不存在细菌?茶色是什么物质的颜色?也就是说茶色物质来自何处?
解释清楚上述五个问题,千年古尸不腐之谜就离破译不远了。
我们听一听李德敏的分析吧。
先说棺液中有丰富的氨基酸、乙醇、乙酸和汞。尸体在没有细菌的作用下不可能产生乙醇,这一点应该肯定。尸体分解出乙酸有可能,棺液中乙酸的浓度没有公布,不能作出结论。汞有防腐作用,红汞就是防腐剂,曾被当作消炎剂使用。汞的含量没有公布,是否是汞起到了防腐作用不好下结论。乙醇有防腐作用,在密封的环境中,乙醇与水的比例要达到20%才有效。茶色物质来自何处?从尸体中渗出物将80公升水变成茶色根本不可能,何况尸体的腐烂程度很轻微。泡肉的水可以有色,这种泡肉的水存放久了就出现絮状沉淀物,水仅有淡淡的黄色,李德敏做过试验。氨基酸来自何处?
很可惜,李德敏没有资格参与古尸发掘工作,甚至没有接触棺液的机会,一个局外人,一个非考古又非医学专业的人,对千年古尸的了解仅靠一场电影,竟如此地执著,真太难得了。
在2004年中央电视台讲述《过去的秘密》之前,仅靠一句话“绛红色的棺液”就认定是中药药酒使千年古尸不腐。他想得到一点棺液,或者看一眼、闻一闻、尝一尝都办不到,就下定决心重现这一历史奇迹,这是什么精神?正如李家熙研究员代陈敏章题词中所说,“科学的工作态度,执著的追求精神是事业成功之本。”
李德敏成功了,仅花了三年时间,没有花国家一分钱。成功的标志是什么?
他泡了14年的猪肉不腐烂,一点腐烂的迹象也没有,保存条件相当恶劣。容器是一个盛豆腐乳的玻璃瓶,仅用自来水冲洗,未做消毒处理;防腐液中加1/2自来水;前三年不盖瓶盖,摆在普通住宅内,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后11年才盖上了瓶盖;十几次拿出肉,用刀子切口观察肉的内部组织结构,整个过程都不经消毒处理,包括手、刀和案板;14年肉的细胞不缩水,不膨胀,有弹性;防腐液没有更换过。
这种中药药酒获得了消毒剂批准文号,做过十多次灭菌试验,能杀灭一切微生物。
不论西汉和东汉的防腐液是否是中药药酒暂不定论,至少说明一点,中药药酒可以使尸体14年不腐并保持弹性这是事实。
乙醇和汞是人为加入的不能排除,氨基酸、乙酸是从中药中提取的不能排除,中药药酒呈酸性已经被李德敏证实。5-10%的乙醇加水密闭保存可以变成醋,这就是棺液酸度高的原因。民间有此造醋法。
这篇文章写到此已有五、六千字了,该归到正题上了,西汉防腐液能否拯救人类的问题。西汉的防腐液存放了两千多年仍有微弱的抑菌作用,棺内没有发现活的细菌,这是被证实的事实。而且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认为茶色液体是古人配制的防腐药水。1973年的这种分析和李德敏1975年的分析非常一致。然而,专家们的分析是2004年才公布的。在此之前,从未公布过,李德敏不得而知。
李德敏急于了解中国有哪个单位对西汉防腐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进行到什么程度,收获如何?是否还在进行当中?中国的政府能否破例给他一点点西汉的神密防腐液?研究专家愿否与他进行一些交流?作为中医药发祥地的泱泱大国,有五千年的草药应用史,无以伦比的西汉防腐技术出现在中华大地,炎黄子孙不能重现古人的防腐技术,无疑是中国人的耻辱!
李德敏在没有使用任何仪器,没有借鉴任何中药现代研究资料,没有请教任何人的情况下,单枪匹马,用瓶子和食物完成了防腐试验,与古人的研究条件没有什么区别,用现代手段做灭菌试验,是在完成任务后的1992年才委托湖北省防疫站进行的。1978年前使用的配方未做任何改变和剂量的调整。还必须说明,李德敏是学航空军械的,未从事过医药工作,完全全是医学上的盲人。在研究防腐技术之前看过一些医药书籍,仅仅是业余爱好,也正是现代中药研究误导他走了两年弯路。在屡遭失败之后才独辟蹊径花费不到一年时间就取得了成功。
他的成功表现在什么地方?
第一,能杀灭细菌芽胞,能杀灭芽胞的灭菌剂不须做其他灭菌试验就可以做出结论,能杀灭一切微生物;
第二,用这种灭菌剂保存动物尸体,能和西汉的辛追夫人的完好程度相媲美;
第三,就凭以上两点,李德敏的中药防腐药液可以杀灭体内的致病微生物,关于这一点已经受到十五年的临床验证;
第四、该药酒可以使十万种毒物无毒;
第五、正是这种解毒作用使致病微生物的内外毒素失去了致病能力;
第六、这一研究过程使李德敏发现了植物适应恶劣环境和对付动物、微生物的奥秘,创立了气味学理论,将中医药学推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李德敏在1994年初发表了“气味学及其应用”一文,《中国科学报》1994年2月11日“1993年我国基础理论回顾与展望”专版。1995年1月,又在《绿叶》杂志上发表了“气味与人类健康”。1995年9月26日,在北京召开了“气味医学研讨会”,三天以后,《中国科学报》对这个研讨会做了一个整版报道,通栏标题是“气味致病又治病,植物依天又医天”。
是西汉防腐技术使李德敏走上中药研究的道路,是中药防腐技术的研究使李德敏创立了气味学新学说,是气味学理论给中草药的治病机理做了全新的解释,这些解释可以归纳为四十个新观点,摘录如下:
一、凡生命体皆有嗅觉,包括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二、凡物质皆有气味,气味与挥发有关,没有绝对不挥发物质;
三、任何生物的嗅觉都有特定的感知范围,其感知范围与其生存需要息息相关,有益的称正相关,有害的称负相关,与其生存需要不密切的物质的气味往往是嗅觉的盲区。某些物质虽与生存关系密切但大量存在,不需要刻意寻求的也可能成为嗅觉的盲区,如氧和水。
四、生物的嗅觉对某些气味特别灵敏,是该生物的谋食方式决定的或防御的需要;
五、复合物质产生的气味也是复合的,嗅觉能从复合气味的特征辨别其物种,但嗅觉不能分析出复合气味的组成成份;
六、生物的嗅觉器官千差万别,但是任何生物的嗅觉都是维系生命而设,气味学称之为生命的守护神,气味是生物界的共同语言;
七、生物的进化程度愈低级,它对嗅觉的依赖性愈高;
八、气味靠物质的分子扩散传递,向四周呈辐射状,其浓度与距离成反比,距离近浓度高,距离远浓度低,受空气流动影响很大,但亦可逆风发射;
九、香与臭是生物体对气味的感受,愉悦的气味为香,厌恶的气味曰臭,香味物质往往是生存需要的,臭味往往是对生物有害的;
十、香与臭不仅与生物物种有关,还与气味的浓烈程度有关,物极必反,香极变臭,臭微亦香;
十一、气味是物质的外部特征,又是最代表本质的东西,物质不变气味不变,物质变气味亦变,一种物质一种气味,世界上没有相同气味的两种物质;
十二、生物利用接收和释放气味的方式与同种和异种生物交流信息,因此气味是生物界的共同语言,细菌间接传递抗药性就是例证;
十三、生物的气味是复合的,其组成成份是有变化的,受生理变化、病理变化、食物变化、情绪变化而变化;
十四、植物的气味语言是:邀请语言、警告语言、驱赶语言、求救语言和应答语言等;
十五、动物利用气味达到以下目的:寻食、辨毒、求偶、识别亲族、威胁或进攻、防御、记路线、划疆界等;
十六、气味和口味是两种不同的感受,食物的香和味有相关性,但有着本质的区别,嗅觉以辨毒为主,味觉以辨营养为主;
十七、生物的嗅觉对天然物质的辨别定性极其准确,对人工合成物或对从生物体中提取的单一物质缺乏准确的定性判断,特别是对毒与非毒的判断会产生错误;
十八、生物中毒以后会对中毒毒物的气味敏感,或修正其错误判断;
十九、生物对单一化学成份的毒物极易产生适应性;
二十、植物靠产生复合物质防虫害和病害的;化学成份越复杂,防病虫害能力愈强;
二十一、产毒与解毒是生物进化的原动力,贯穿生物进化的始终,消化酶就是“解毒剂”,食物广泛的生物标志着进化程度高,生物的进化程度愈低,越依赖产毒保护自己;
二十二、中医以“四性五味”定药性,甘、咸、酸、辛、苦是味觉,能辨营养而不能辨毒,所以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七十毒。先闻而后尝可大大避免中毒发生;
二十三、现代中药药理研究以苦寒药治微生物大方向搞错了,苦药多属生物碱是防动物的,芳香药才是防微生物的良药;
二十四、植物净化空气主要靠释放解毒气体而非吸收毒气,这种解毒气体以固态或液态物质存在于植物中,干枯的植物中仍存在部份解毒物质,可以提取利用;
二十五、气味有互补性,两种互补的气味结合以后产生新的物质,新物质往往丧失了毒性;
二十六、芳香植物中存在许多种解毒物质和杀菌物质,国家机密级科技项目异味消就是利用气味学原理制成的气味医药,广谱解毒、全谱灭菌,称之为气味医药;
二十七、单一化学成份的农药和抗生素,极易使昆虫和细菌产生适应性,医学术语为抗药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化学农药和抗生素正在帮助人类的敌人战胜人类的朋友和人类自己;
二十八、植物的初生代谢物是维系自身生长需要与繁衍后代的,植物的次生代谢物是适应环境和御敌的,中医以植物为主要药物用于解毒治虫治微生物是极科学的。初生代谢物和次生代谢物结合能有效防止初生代谢物被其他生物利用;
二十九、气味致病又治病,植物依天又医天是气味医学的重要理论;
三十、走出生命科学的误区,实现人类自救是气味科学对人类的忠告,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都被生命科学的错误观点误导,医药、农药与兽药研究与使用出现方向性错误;
三十一、破坏致病菌和病毒的膜蛋白,可使它们失去腐蚀生物细胞的能力,失去致病性并很快死亡,能破坏所有细菌和病毒的膜蛋白的药物已经找到,解毒灭微药酒就是例子;
三十二、化解致癌物质的毒性的药物可以治愈癌症;
三十三、凡植物皆有保护自身的本领,凡植物皆有药用价值;
三十四、食物链讲的是生物界相生关系,反食物链讲生物界的相克关系,即谁都不让谁吃掉;
三十五、巧妙利用多种植物的防御物质,可以达到一药灭百菌、解百毒、治百病的目的;
三十六、利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界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是医学的研究总纲;
三十七、气味学是生命科学的核心,气味医学就是发挥生命守护神的作用,气味医药是气味学在医学上的具体应用;
三十八、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必然在气味医学基础上走向统一,统一的理论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中药精炼化与西药复合化;
三十九、治疗癌症就是消除致癌物质的毒性。细胞癌变就是细胞的凋亡因子受致癌物质毒化而失去作用,细胞的凋亡因子与增殖因子的平衡被打破而无限增殖。植物消毒剂异味消能解各种致癌物质之毒。癌变了的细胞失去致癌物质的支持后,细胞的凋亡因子就恢复功能,使非正常增殖的细胞凋亡,被淋巴细胞清除掉,所以解毒是治癌的根本出路;
四十、肾炎的致病因素是毒物,毒物能破坏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功能,解毒是治肾炎的根本出路,异味消能化解毒物,使肾功能恢复正常。
以上四十个新观点若被社会接受,环境污染还能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危害吗?致病微生物还能对动物、植物和人类构成威胁吗?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和谐共处的局面就会到来,人类的科技与生产活动就会在合乎自然竞争的规律的指导下进行,天下太平的时代就会到来!
基础理论的发展必然推动技术进步,气味医药可以使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变被动为主动。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在何时何地发生以及事件的性质都无法预知,人们总处于被动状态。
就以人或动物疫情为例,人或禽畜仅有少数死亡时不会意识到是疫情,成批量死亡或大面积发生传染时才警觉起来,层层上报,才开始调查分析,找出治疗药物或采取应急措施,像非典和禽流感,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毒气泄漏对毒物的种类容易搞清楚,若是有人蓄意破坏,毒物是什么往往不易很快查清楚,查清楚了也不一定会有办法应对,及时清除毒气,像开县井喷硫化氢,齐齐哈尔的芥子气毒弹。
化被动为主动是可以做到的,花极少的钱不必兴师动众造成紧张空气,将疫情和灾情消灭在萌芽状态。为什么能做得到?分析如下:
1.不分什么细菌,统杀。
人或动物疫性皆由细菌或病毒引起,多数是病毒。细菌和病毒可以用灭菌剂对付,可以杀灭一切细菌和病毒的消毒剂称灭菌剂。解毒灭微药酒就是灭菌剂。
2.空气传播的疾病传播速度快,流行面积大。用空气灭菌剂很容易对付。
3.已经侵犯人体或动物体的任何细菌病毒都可以用一种药治愈。不存在药不对症,无论人或动物生病,只要怀疑是微生物感染,就可以用一种药治,不留下传染的机会。
4.人或动物的流行病,发热总是首先出现的症状,见发热就治,阻止病情发展,这样一来虽是流行病也能消灭在个别人个别动物身上,待查出是什么流行病时,传染源已经消失。即使是局部流行,使用空气消毒法、呼吸防护加上药物治疗三管齐下,易如反掌。急性流行病,发热是主症,及时退热就死不了,流感、禽流感、非典、猪蓝耳病皆然。止吐、止泻效果好,伤寒霍乱也无威可施。
5.对于空气污染事件也可以用一药对付。解毒灭微药酒能化解十万多种毒。绝大多数毒气都有难闻气味,将解毒灭微药酒喷洒在任何一块布上,罩住口和鼻,若闻不到毒气的气味就说明毒气被化解成无毒物了。若已经中毒可用该药吸入和口服治疗,若毒气已进入室内,可关闭门窗,在空气中喷洒该药。大面积的空气污染可用飞机洒药。
假若每个乡镇都备有应急药物,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就可以消灭在萌芽阶段。药先于病,药先于灾,防患于未然。
社会效益有了,不死人,不死禽畜,经济效益如何呢?以禽流感为例,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公布的数字,2004年1月26日至7月27日半年内,15个省有50个点发生疫情,国家共支出100亿元,若用解毒灭微药酒防治,仅需100万元,节约开支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100亿元,全国人均损失近7.7元,其万分之一是0.00077元,不到1厘。猪蓝耳病发生后猪肉飞涨,食用油也随之攀升,国务院出台十项扶植养猪措施,哪项措施不花钱?非典期间国家支出了多少没公布,对生产、流通的形势能用金钱算清楚吗?
油、肉涨价后每个家庭增加多少支出,每位家庭主妇心中都有一本帐。
敬爱的读者,谢谢您耐着性子读完了上、中、下三篇文章,您一定会对气味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想了解一些文章以外的东西,那您就登录www.zycx.net网站,或者上“李德敏博客”或者通过Email:xflidemin@yahoo.com.cn给李德敏发信。为了科技进步,为了全人类的健康,我作为李德敏的朋友,不怕世人讥笑我学识浅薄才冒昧写了这篇不伦不类的报道。文中有错误的地方恳请读者朋友赐教。顺便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李德敏正准备将他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申请天然药品注册,药名叫“解毒灭微药酒”,该药的应用范围很广,登录www.zycx.net网站可查阅。我衷心祝愿李德敏的愿望早日变成现实,解毒灭微药酒堂堂正正地进入药店、医院和每个家庭,让卢嘉锡院长、陈敏章部长、李家熙研究员、唐由之院长、王有森院长、吴祖光夫妇、戴煌记者、乔阳编辑、李存富总编、丁山编辑和许许多多关心支持过李德敏的专家学者的美好愿望变成现实。还希望企业家对李德敏伸出援助之手,支援李德敏就是拯救全人类!将爱国的狭隘旧观念抛弃,五十亿人类共住在地球村,无以计数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住在地球村,生物三界都是朋友,相依为命的朋友啊!生命科学的误区已经给地球的生灵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还能让它继续下去吗?气味学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全地球的公民们!为了子孙万代的幸福,加入我们的行列中来吧!
懂得英文、俄文、德文、日文、朝文和一切外文的朋友们,热烈欢迎你们,将人类的福音传遍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拯救人类就是拯救自己,还有比这个事业更伟大更神圣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