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气味医学 > 文章资讯 > 实践探索 > 正文
气味学—中医药学的新发展
作者:气味医学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3/17
 

气味学—中医药学的新发展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医学是世界文化园中璀璨夺目、独具特色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中国医药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过、而且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早在秦汉年间,我国就已经有药物学专著《本草》问世。我们祖先独创的经络学与针砭治疗法,至今仍是难解之谜。此外,祖国医学中还有许多令人叫绝的宝藏,比如防腐技术。1972年长沙出土的马王堆一号汉墓,墓中的女尸,是用中草药防腐的,历经两千多年,不仅没有腐烂,而且肌肤完发有弹性。随后在湖北省荆州纪南凤凰山发掘出的遂大夫男尸,比马王堆女尸还要早两百年,也是保存完好。这两具千年古尸的发掘,证明我国在西汉和东汉时期,防腐技术已经相当先进。那时代没有化学药物,古人只能是依靠防腐中草药凭借防腐剂。而且主要依靠中草药中所含的杀菌防腐的挥发性成分。可见古人早就对中草药的气味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并且运用得那么巧妙,不能不让后人惊叹!

我国古代的防腐技术,与古埃及的木乃伊相比,实在先进得多。可惜的是,汉代的防腐技术失传了。但叹惜之余也有欣慰,因为事隔两千年以后,有人对古人的防腐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并且已经有所成就。他就是李德敏先生。

李德敏先生提出的“气味致病又治病,植物依天又医天”的观点,我认为符合辩证法。植物能净化空气,不同的植物能吸收不同的“毒气”,因而植物可以用作空气净化剂,消除空气污染,所以先生用了“医天”一词,我认为十分形象。

“气味是生物界的共同语言,嗅觉是生命的守护神”也是先生提出来的,这是有一定科学性的。因为动物靠气味来辨别是否是同类,靠气味来区别食物和毒物;植物则靠产生气味来防虫害、防细菌。植物产生的次生代谢物如甙、酮醌、生物碱等都是有特殊气味的,也就是说有的植物含有的药有成分是有特殊气味的。通过气味来研究药物机理,亦是可探讨的问题。另外 先生提出的“植物产毒与动物解毒是生物进化的原动力”的观点值得重视,可能会有助于医学的进步。

李德敏先生是从研究中草药防腐剂入手,继而开始气味学研究的。仓的研究敢为人先,提出用中草药治理空气污染,按气味学的观点就是“以气味治气味”,这是中草药的一个新领域,前途光明。我相信,气味学的发展将使中医药学有一个新的发展。

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  唐由之教授

 

 

以上摘自《中国医药报》1999593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科研所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南街168号家属院3号楼2单1楼 电话:0710-3515449 E-mail:xfldm1936@163.com
    Copyright © 2006-2011 襄阳市襄城区清菁气味科研所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