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气味医学 > 文章资讯 > 焦点评说 > 正文
中国人终于找到了振兴中医之路
作者:气味医学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3/16
 

中国人终于找到了振兴中医之路

中医走下坡路是不可否认的现实,中医不科学的争论暂时被搁置起来,西方人研究中药的高潮一浪高过一浪,而中国人研究中药仍然是一种暗流。《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给中医留下一线生机。因为有一技之长的人可以在农村行医是对行医资格的松动,中药可以自采自种自用是对药证控制和制剂权的放宽,也是对吴仪副总理的六名方针(名医、名科、名院、名药、名厂、名店)的试点。

中医存废的问题争议了近一个世纪,争议的焦点是“中医科学与否”的问题。人们对“科学”一词存在误解,错误的把科学解释为“用仪器证实的才算科学”,殊不知除了物理化学以外的其它科学都无法用仪器证实。比如数字与运算法则,12的关系,11等于2,有人定下来后大家公认了,没有道理可以讲。文字也是一样,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字,“我就是“我”,没有道理可以讲,公理与定义没有道理可言。思维逻辑没有固定模式,仪器没法证实对于错,比如人的性格是先天决定的,仪器没法分析预见。仪器是人设计的,用仪器否定人的思维没有道理。经验是人积累的,仪器不能提供。技能是人练习出来的,仪器的技能是人设计的,仪器不能搞发明创造。仪器不是判断是非的标准。仪器的功能是有限的,一切都以它为依据是本末倒置。把仪器检测作为验证科学的真伪的人真是愚蠢之极!

科学是宇宙间存在的固有规律,只能发现,不能创造。仪器是人类把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把仪器归功于西医是不公正的。中医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医的发展是连续的,不能把某朝某代作为中医的终点。我们要问:西医的起点和终点是某年某月某日?

中医现代化、中医科学化是中医发展的方向,不是否定中医,把中医使用“现代医学名词”和使用“现代科学技术”一概斥为中医西化是错误的,是把“科学”与“西医”等同的混账逻辑得出的错误结论。

中医主要靠自学,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校也是领路人。中医是创造性劳动,不是技能培训。中医断病是经验的积累,中医开药方是灵感,一个处方就是发明一种新药。不会开处方的人不是好中医,会背《汤头歌》的人是技工。现在诊断疾病不是特别重要的了,拒绝使用仪器查病的人是固执,不论辨证施治或者辨病施治,只要能够开出处方把病治好就是好中医。能否成为中医只有一个标准——治好病。《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一技之长的行医资格认证法是拨乱反正的英明措施。吴仪副总理把“名医”摆在第一位,有了“名医”就有“名药”,有了名药还怕中医不振兴吗?“行医证”、“药证”滚他妈的蛋!一技之长可以在农村行医,多技之长、全科中医岂能没有出路?一个名医可以带动一个科室,几个名科室可以带动一个医院,医院有了不经批准的完全自主的制剂权,名药就出现了,药监局再也不能够压制中药的发展,戴在中医头上的紧箍咒马上就要失灵了。当然,国务院的几点意见不是法规,尚不能替代《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执业医师法》和《医院制剂管理办法》,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起码民间中医是消亡不了啦,珍藏在民间的中医药瑰宝得以流传,中医有了一席发展的空间也是值得珍惜的。中医出自民间,农村是培育中医的沃土。

欢呼吧!,中国人终于找到了振兴中医之路。

 

襄樊市清菁气味科学研究所李德敏   www.zycx.net   xflidemin@yahoo.com.c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科研所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南街168号家属院3号楼2单1楼 电话:0710-3515449 E-mail:xfldm1936@163.com
    Copyright © 2006-2011 襄阳市襄城区清菁气味科研所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