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物体(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有伤害的物质谓之毒,物种不同毒物也不同,有共同的毒(如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也有不同的毒。
毒物有有机毒物和无机毒物,环境中广为存在。中毒有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类,中毒途径有吸入、食入、毒虫咬伤、皮肤接触和辐射五大类,中毒的结局是患病。通常不将致病微生物的感染称中毒,其实致病微生物也是通过毒物伤害生物的。遗传性疾病是基因造成的,上一代的不健全基因传给下一代,而上一代基因的缺陷也是因为毒物造成的,不利的生存环境诱使基因产生变化,增强生物适应能力的基因变化则叫做进化。细菌和病毒对药物产生适应性(抗药性)是它们进化的表现,但是对人类来说则是灾难性的。
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最大的区别在于:非致病微生物不侵蚀人体(包括动物)的细胞,只吸收人体的分泌物或肠道内的物质,而致病细菌要侵蚀人体的细胞,它吸收腐烂细胞的浆液。病毒要腐蚀人的细胞膜,打一个洞钻进去,它的基因和宿主的细胞基因整合复制,成为新的病毒株,再破宿主细胞膜而出。细菌的腐蚀作用、病毒的破膜作用来自它们胞膜上的物质,这些具有腐蚀性的蛋白类物质(抗原等)统称为微生物毒素。广义的毒应包括生物毒素,且不论来自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所以,毒是百病之源。
从这一定义出发,那么解毒是百药之本就可以成立了。对付微生物感染的药物应该从破坏致病微生物的毒素着手,使它们不能腐蚀人体的细胞膜。致癌物质有很多种,其中有来自病毒的毒素,解毒也是治癌的根本措施。实验证实,用广谱解毒剂敏芝异味消浸泡过的离体癌组织可以完全停止繁殖。
中毒与微生物感染是致病的两大主因,解毒解决了这两类疾病,所以解毒是百药之本。
具有这种功能的药物已经研制成功了,批准使用须待时日。
                    李德敏      2007.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