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气味医学 > 文章资讯 > 寻医问药 > 正文
民间古稀老人征服了禽流感、癌症……
作者:气味医学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3/16
 

民间古稀老人征服了禽流感、癌症……

谁都承认,美国的医学是全世界的领头羊,谁都明白,重大科技成果都出在科研院所和名牌大学,但是它们也有不可为之事,对最小的生命体细菌病毒束手无策,任癌症、乙肝、肺结核、SARS、流感、禽流感、新城疫肆虐,疯狂地吞噬着人与禽的性命。进行环境和用具消毒可以控制细菌、病毒的传播,但是其法力很有限,肺结核在中国仍占传染病死亡率的第一位;乙肝携带者有一亿二千万;癌症的死亡率排前五位;SARS仅流行几个月,就有五千余人被感染,十分之一死亡,幸存者要长期受骨坏死的折磨;禽流感随候鸟一年两迁,打破了洲际界线,欧、亚、非洲不时传来人被感染的噩耗……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今,层出不穷的传染病或多或少地给人们心中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谁能抹去人们心头的阴影?谁能给罹难者带来生机?

谁能想得到,一对名不见经传的古稀夫妻创造了奇迹。

奇迹是什么呢?

征服了病毒。征服病毒算奇迹吗?凡高水平消毒剂都能杀灭病毒,中水平消毒剂也能杀灭部分病毒。目前高水平消毒剂有四类,中效消毒剂就更多了,但不能算作征服,这里说的征服是指征服进入了动物体内的病毒。每种病毒都有它特定的攻击对象即靶细胞,乙肝病毒的靶细胞是肝脏细胞,艾滋病病毒的靶细胞是淋巴系统的CD4细胞,SARSH5N1病毒的靶细胞都是肺组织细胞。病毒只能在它的靶细胞内才能复制繁殖,靶细胞就是一个坚固的碉堡,有效地防止药物和免疫细胞对病毒的攻击,这就是病毒性疾病难治的根源。消毒剂有毒不能内服和注射,抗生素只能对细菌有效,对病毒无效,抗病毒药物也有不少种,不是效果欠佳就是毒副作用太大,如抗癌药的毒副作用就很大,人们企盼着有一种能杀灭体内的病毒又对正常细胞无伤害的药物出现,才算得上奇迹。

实现这一理想的是李德敏、韩玉芝夫妇。

火车不是推的,泰山不是垒的,科研成就要用科技手段来验证,还要经过临床试验下结论。

禽流感是H5N1病毒惹的祸,它具有高传染性和高死亡率,传播源是候鸟迁栖,无法控制,所以世界各国都采取了最严厉的预防措施,一鸡患病上万只鸡为其殉葬,周边三公里的鸡鸭都被活埋,兴师动众,损失再大也毫不痛惜。

李氏夫妇信心百倍地说:预防其传染极易办到,用药还是十五年前的老产品——敏芝异味消,他们提出了试验方案,委托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所做试验,这是农业部指定的唯一有资格做这项检测的单位。20055月至11月,经过严密细致的半年试验,结论有了:用空气消毒、饮水及饲料拌药三种方法,使圈养在患禽流感病鸡笼中的健康鸡不被感染,而且在体内查不到H5N1病毒。

病鸡不能传染同笼的健康鸡,禽流感还可怕吗?患了禽流感能否治愈?李氏夫妇抱谨慎地乐观,理由是鸡是低值物,无必要治疗是其一,其二是患禽流感之鸡饮水进食少或不饮不食,要人工灌药,颇费功夫且增加了人禽近距离接触的机会,风险太大得不偿失,谁敢批准做这冒险的试验呢?

人禽流感能否治愈?李氏夫妇有过考虑,他们早在20037月做了试验,是委托中国疾控中心国家流感参考实验室做的,用的是同一种药,将敏芝异味消同抗病毒西药病毒唑作对照,它的抗血凝效果比病毒唑高4080倍,抗血凝与治流感是什么关系?流感病毒的代号是H3N2,流感病毒有两个凸起,含两种毒蛋白,一种是HA血凝素,另一种是NA神经胺酸酶,流感病人发高烧,是血液凝聚后血流不畅造成的,病人的血发紫,得鸡瘟的鸡血也发紫,敏芝异味消能解HA之毒。数千次退热临床试验证实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服药20分钟后退热的病人包括艾滋病病人持续低热、肺部感染的高热、胃肠道感染的中、低热,凡细菌病毒感染的炎症发热都有效,唯独对疟疾病人的周期性发热无效,因为疟疾是疟原虫引起的冷热病。

H5N1H3N2是性质不同的两种病毒,不能将治禽流感加治人流感视作治人禽流感,但是两种病毒的致病机理很相似。目前中国还没有治疗人禽流感的临床试验基地,人禽流感病毒的分离工作进展如何不知道。中国发现的患人禽流感的病例仅有十几例,进行试验的条件尚不成熟。(需预防禽流感和流感的试验报告,函索即寄)

癌症的治愈率很低,不论化疗、放疗或手术治疗后的存活期仍不很长。李氏夫妇早在1995年就准备进入该领域。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德敏认识了王彩芬研究员,她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下属单位工作,她看了李德敏的一些检测报告之后,突然意识到敏芝异味消有可能治疗癌症,根据是该药能杀灭各种致病微生物,又能消除许多种化学毒物的毒性,特别是解氨氮之毒的作用极佳,癌症是病毒和化学致癌物质引起的。于是王彩芬就邀请所在单位的肿瘤实验室的好友不动声色地做起试验来。

将一块离体肿瘤组织分为几块,在稀释过的敏芝异味消中浸泡,稀释浓度和浸泡时间分为几个级别,仅留一块不经任何处理,试验品均放入培养基中培养若干天,观察到试验物有明显差异,未经药液浸泡的癌组织不断增大增重,而经药液浸泡过的几块试验品明显小于对照物,药液浓度为1/20时抑癌效果最佳,经一次药液浸泡就能完全抑制癌细胞增生。王彩芬研究员推测,若将稀释的药水注射到癌组织中效果会更佳,说不定还能使肿块消失。沉醉在欢乐中的李德敏在王的办公室拨通了陈敏章部长的电话,王研究员虽然和陈部长在北京协和医院是同事,但地位有了差异之后必然有点拘束。李简单地向部长汇报之后,陈部长要和王彩芬说话,王说这项试验是私下进行的未经领导同意,不能出试验报告,陈部长说他重视的是试验结果。陈部长立即通知某肿瘤医院的孙院士同李德敏联系,商讨在人体进行临床试验的方案。第二天孙院士就和李德敏见了面,商量先进行体表癌症外敷治疗试验,重点是乳腺癌。但肿瘤医院的院长不同意,院长的意思是没有药物批号的药不得进行人体试验,虽然体表敷药没有危险,但若治疗无效,病人闹起来就不好交待。

就这样一耽误就是八年。

到了2003年,大同市某姑娘得了癌症,这是一个没有先例的病例,癌长在眼球后部与大脑之间,眼球已突出,疼痛难忍。北京三家医院都认为必须手术切除,一旦侵犯大脑后果严重。若做手术须先摘出眼球,眼球再植入后不能保住视力。该姑娘在保命保视力之间犹豫不决。恰好该女的父亲有位同事是李德敏的好友,建议用敏芝异味消外敷治疗。该女绝路逢生,没有不同意的道理。李德敏提出的方案是:将三层纱布折叠成八公分见方,中间挖出眼形孔,纱布醮药外敷,再用稀释十倍的敏芝异味消滴鼻。使用当天眼睛就不痛了,肿涨天天见消,月余竟痊愈,两年多未见复发,无转移。

对药物研究者而言,最珍重的莫过于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和大医院的诊断治疗病历,遗憾的是该姑娘拒绝提供三个医院的诊断治疗病历,理由是公开了她的病历会影响她的前途。尊重病人的隐私是至关重要的,李德敏心无怨言。姑娘的父亲要酬谢救命恩人,李说“我应该感谢你们对我的信任”。

敏芝异味消能防生化武器,所以被定为国家级机密技术。它曾取得食字、健字和消字三类十几个批准文号,但都不能替代药字号,李韩夫妇都不是医生,不能将治病的药酒当处方药开给病人,他们严格遵守法规,从不越雷池一步。

亲朋好友都知道敏芝异味消有什么功能,纷纷讨要治自己和家人的病,十几年的信息反馈,敏芝异味消的治疗范围一天一天在扩大,各种试验报告日积月累足有百余份。免费送人的药酒(敏芝异味消)超过两吨,李韩夫妇的医学知识在增长,大概古代的中医就是这样学出来的吧。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中国没有中医学校,李德敏的父亲、爷爷都懂中医,叔叔还是小有名气的中医兽医呢。家庭的熏陶是他弃工习药的原由之一。韩玉芝是夫唱妇随,其子女也成了中药爱好者,放弃了原来的工作,加入父母创建的家庭研究所。

2005年,广州某女士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查患肺癌和脑癌,化疗不见效果,病人难以忍受化疗的痛苦而放弃化疗。经人推荐改用中药药酒敏芝异味消治疗,口服加雾化吸入治疗三个月余,再经原医院检查,两处病灶全消失,病人愿意将全部病历送给供药的人,这是对李德敏夫妇最珍贵的酬谢。在成功的鼓励下,又有数个癌症患者志愿加入治疗行列。

敏芝异味消是何种药物,为什么能治疗癌症和禽流感呢?

敏芝异味消是一种中药酒剂,用十几味中药材浸泡出来的绛红色半透明液体。为什么给药酒起了个怪名字呢?敏芝是两个发明人的名字缩写,异味指的是腥臭臊膻和刺激性的怪异难闻气味,药酒专门消除异味而保留香味,所以叫异味消,是该产品1992年初次上市使用的商品名字。该药不仅消除异味,还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类病毒和芽胞),在战争中,可以防御生物化学武器,所以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机密级技术项目。

专家是如何评价敏芝异味消的呢?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前副院长,全国消毒标准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消毒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有森教授早在1998年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过:“根据现有实验室检测资料和过去的应用实践,我认为由李德敏先生研制的纯植物消毒剂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消毒剂,是目前我国植物消毒剂中杀灭致病微生物能力最强的一种。因此该消毒剂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美好的前程。

“由于该消毒剂是一种纯植物制剂和具有杀菌力强的两大特点,因此该消毒剂的发展潜力很大,今后必将由该消毒剂派生和发展出一系列对人类健康有益的产品。”

中医与西医的最大区别是中医必懂药,医药不分家,从事中医的人数何其多,为什么创造中药奇迹的人偏偏轮到了两个学工的李氏夫妇头上?

原因很简单,他们从事的是气味学研究,什么是气味学?气味学是嗅觉的科学,是个空白学科,气味学认为一切生物皆有嗅觉,嗅觉是防毒的,称得上是生命的守护神,气味是生物界的共同语言,众多生物都产生气味,用以对付其它生物的伤害,研究植物的气味特征就可以找到杀灭微生物的中药新品种。

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唐由之教授是这样评价气味学与中医的关系的,摘要如下:

李德敏先生提出‘气味致病又治病,植物依天又医天’符合辩证法。植物能净化空气……用‘医天’一词很形象。用草药治理空气污染,按气味学的观点就是以气味治气味,是中草药的一个新领域,前途光明。气味学的发展将使中医药有一个新发展。

先生对中医有继承有发展。《光明日报》发表的‘还地球一个清新’的文章对李德敏夫妇的钻研精神给予肯定,在国内外都有反响,因为《人民日报》海外版转载了这篇文章。今年,这篇报告文学又编入高中语文实验课本,让学生也关心气味学。《人民日报》的情况汇编(1996819)向中共中央委员呼吁支持李德敏的气味学研究。”

中科院前院长卢嘉锡题词:“研究气味科学,勇攀科学高峰。”

著名剧作家吴祖光先生题词:“气味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新学说”。

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侄子、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协会秘书长刘万国题词:“气味科学造福人类”。

陈敏章部长生前非常关心李德敏的气味医学研究,曾明确表示要题词祝贺和鼓励,终成遗憾,陈部长的夫人著名无机化学专家李家熙研究员实现了这一遗愿,她代陈部长题词:“科学的工作态度,执著的追求精神是事业成功之本。李家熙代陈敏章祝贺。二00一年。”这将成为千古佳话。

读者读到这时一定会问:李德敏不应该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了。的确,李德敏上过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还有省市级电视台的人物采访,在全国知名的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二十多篇学术文章,别人为他写的报告文学也有六篇,在网络上能点出他的名字,还有他个人网站wwwlidemin.com。他解决了全世界都没有解决的空气污染问题,中成药能够成为国家级机密技术项目的恐怕是唯一的,但是,他拿不出数百万元申报新药证书,不能当药品出售,他只能申报消毒剂和保健品之类的卫生许可证,这些产品是不允许作为药品治病的。李德敏不是医生,没有处方权,否则他早就是名医了。他和一家人办的科研所成立于1993年,原名为襄樊市敏芝气味科研所,还是法人企业,因为交不起税收和费用,后来只好改为个体企业,更名为襄樊市襄城区清菁气味科研所,由他儿子李晓挂名惨淡经营着。

中医发展史上闪烁着一串明珠,扁雀、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神农氏、桐君……。中医靠个人奋斗成名成家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上大学、进科研机构、当教授、留学才是唯一出路。

为什么?自1985年中成药上市要经过国家药监部门审批,数百万元的费用高门槛堵死了民间中医办证的道路,使得中药厂也望而生畏。申报新药还必须具备GMP认证证书,将小型药厂拒之门外。不论大小药厂接纳新药技术转让时,首要条件是已获得新药证书。民间药物研究者一无钱、二无药厂,即使找到了投资者,还得先办药厂,取得GMP认证,没有新药证书就没有资格开办新制药厂,成了没有结的圆环。中国有六千多制药企业,约有三分之一没有取得GMP认证,有三分之二的药厂没有当家产品,生产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的老产品,这种政策上的矛盾必然使制药企业走上绝路。中国自主研发西药的能力几乎为零,13亿人的市场留给何人?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科研所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南街168号家属院3号楼2单1楼 电话:0710-3515449 E-mail:xfldm1936@163.com
    Copyright © 2006-2011 襄阳市襄城区清菁气味科研所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