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阻碍中医药发展
——无法打开的死链环
李德敏  xflidemin@yahoo.com.cn  www.zycx.net
中药是普通中医创造的,医生开出的每一个处方就是一种中药新药。中药包括单方和复方药丸散膏丹药酒等。几千年来中医有制剂权,中医可以自采自种自加工,不受任何人干涉。西药不是西医研究和加工的,医与药分家,中国盲目仿效西方,强迫中医药分家,取消中医的制剂权,医院制剂也必须办证,医院制剂和注册新药必须公开配方,中药的知识产权不受法律保护,患者有知情权,各级药监局有知情权,虽然有中药保护品种等规定形同虚设,想侵权易如反掌,变换一味药就行了。
中药剂型各具特色,汤剂适应滋补药,药材煎熬后破坏掉许多有效成分,大大的削弱了中药的优势。制剂和新药注册的难度非局外人可以想象的。
中药研究是单个人完成的,中医和中药爱好者都可能发明新药,不受干涉的临床试验是研究中药的第一步,取消中医的制剂权就是取消研究中药的权利,就是消灭中医药的尚方宝剑。
知情权与知识产权在中药问题上矛盾突出,不是医患之间而是卫生部药监局与医院医生之间的矛盾。药物的安全性不是单靠公开配方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公开配方也不是保证安全的唯一手段。西药的化学成分是公开的,为什么屡出事故不断淘汰?患者要健康和生命,不要配方。卫生管理机构要知识产权,新药能不能问世不是他们关心的事。
没有特效药控制不住流行病、解决不了疑难症、消除不了常见病;
名药必然是创新药,创新必然不符合常规药理,不可能通过注册初审关,胎死腹中;
历来中医出自民间,先有名药后有名医,没有临床实践靠拍脑袋想不出特效药,新药出现的前提是大量临床试验,但是,在取得药证之前进行临床实验是违法的;
研究中药的人必然是从临床的中医或者是没有医生资格的土郎中;
医生的处方权仅限于汤剂,汤剂不可能获得新药证书也不能上市;
汤剂经煎熬会破坏许多有效成分,凡特效药都是丸、、散、膏、丹或酒剂,中医没有制剂权,如何研究新药?
办理医院制剂证与注册新药没有区别,必须有大量的临床实践,医院为了研究新药进行临床试验也是非法的,这样一来无论个人或医院研究新药的道路全都堵死了;
医生或土郎中不会有大量资金办药证或制剂证,制药厂恰恰没有研究新药的能力;
总之,离开临床实践大医学家也研究不出特效药,现状是中医或中医爱好者研究新药都是偷偷摸摸地进行,也有人谎称有“家传秘方”来掩盖“罪行”, 非法行医制造假药的罪名正“张网以待”。这就是严酷的现实!研究新药犯法!
 近些年来有关中医的讨论够多了,没有一篇切中时弊,没有一人提到药证、制剂证和处方权问题,更没有人提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提意见不是隔靴瘙痒,就是言不由衷。说中医不科学的人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中医的确不如西医,中药的确不如西药,现实无法回避。
中医药的出路在哪里呢?
第一,   还中医的完整处方权,可以制造制剂,使英雄有用武之地;
第二,   行医证发给有真才实学的人,考实践不考理论,让有一技之长的人成为中医;
第三,   取消医院的制剂证制度,使中医院、个人诊所成为研究中药的核心;
第四,   中药新药注册时初审制度取消,先批准进行临床观察,却有特殊疗效时再进行安全实验,取消药理研究,新药标准只需三条,有效、安全、质量可以控制;
第五,   注册中药新药费用降到最低,或者允许在新药上市以后逐渐偿还注册费,少收的注册费总比国家的公共卫生投入少的多;
第六,   注册新药不上报配方,保护发明人的知识产权,各级药监局无权逼迫注册人交出配方,配方保密同样可以检查药物的安全性,不得以病人知情权为由剥夺医生和药物发明人的知识产权;
第七,   提倡国家组织比武打擂,对疑难症、流行病为重点,一个季度举行一次打擂;
第八,   鼓励全民学中医用中药,还医于民,使中医药瑰宝大放异彩。
世界上不存在不治之症,不治之症不是不能治而是不准治,中国中医药存在几千年,没有行医证同样名医辈出,没有药证天下没有大乱,如今人中成药进入市场,药证是必要的,  说什么人命关天,没有新药治病同样要死人,也许死人更多,因噎废食,宁可让无特效药可治而死,也不让无证医药救治而活,无视国情盲目照搬西方医药管理办法和因噎废食的做法,严重阻碍了中医药的应用与发展,反过来咒骂中医不科学自毁长城,中国本来可以依仗中医药的优势成为药物大国和强国,中国人当思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