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建设最突出的问题是政府各部门将手中的权力滥用,各自为政乱发文件,出发点是以权谋私,将谋私合法化,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之脑后。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药品注册当作摇钱树聚宝盆。国务院下属的厅、委、局等部门就属他们最黑,若不是美国司法部查处向中国进口贿赂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黑金”问题永远揭不出来,“美国帮我们反腐”,这是天津市检察院检察长的话。 中国从美国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毕竟是少数。据孙晨的文章“药监局人事震荡背后”披露的资料“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药监局受理了10009种新药申请。”“地下药品批文市场和权钱黑金交易就此产生”。批一种新药“价格低则数百万元,高则千万元。”黑钱一年少则数百亿元,多则上千亿元,药厂注册花的黑钱要谁来承受? 2004年3月2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国食药监注[2004]82号文件“创新药物研发早期介入实施计划”是堵塞权钱交易的最有效措施,为什么行不通?它能使新药注册透明化,地下批文市场没了生意。 文件下发两年半了,有几种创新中药早期介入了? 创新药物研发早期介入实施计划的实施目的是“通过早期介入到创新药物研发过程中,帮助药品研发机构解决药品注册时将面临的问题,指导和规范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解决药品研发机构与药品审评专家及药品注册管理人员之间畅通的渠道,逐步建立科学的药品审评机制;通过沟通,掌握科研动态,提高药品注册工作的水平。” 写得太好了!若真正做到了以上三点,地下批文市场还有什么工作要做?地下批文市场就是国家药监局的受贿处,国家药监局是前台,地下批文市场是后台,地下批文市场在国家药监局腐败案事发之前是公开的新药注册代理公司,数十家集中在西外大街中仪大厦内,是国家药监局的近邻,其他大城市也有,腐败案暴光后才转入地下。国家药监局与地下批文市场是什么关系呢?两家合演双簧戏。凡未经过地下批文市场代理的新药注册申请,注册司一律以种种借口退回申请人,使用最多的借口是“申请资料写得不规范,不予受理”。注册代理公司收了数百万元上千万元代理费之后,保证申请人能拿到批文,时间长短看代理费的数额大小而定。这些代理费就是权钱交易,就是黑钱,就是贿赂金。过去如是,现在如是,局长司长的下台丝毫没有改变这种情况。注册代理公司就能保证拿到批文,权力这么大? 我研究的中药可以称之为创新药物,能杀灭体内的一切致病微生物,又能化解十多万种化学毒物,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机密级科技项目,国家消毒标准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有森教授评价说:“该腯可以发展和派生出许多有益健康的产品”。2003年,用它作为雾化吸入剂,治疗非典四例,吸入后发热退尽,呼吸困难症状消失,可谓立竿见影,口服该药后20分钟退热,服药三次治愈了非典。2005年用它防控禽流感,方法是在鸡舍空气中喷该药消毒,空气中查不到H5N1病毒,在饮水和饲料中拌3%和5%该药,令鸡自饮自食,同笼喂养的健康鸡100%保平安,在体内查不到病毒,哪里出现禽流感鸡群,就在哪个鸡群中消除感染源,掩埋活鸡成为多余措施,隔离措施和打疫苗都成为多余,可节省大量财力和人力,这个试验是在最权威机构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所做出的,全国唯一有资格做禽流感试验的单位,可是在农业部兽医局注册新兽药时却遭到重重刁难,说不通过兽医专家写申报资料就永远不受理。这和国家药监局使用的索贿手段毫无二致。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在全国都找不到挂牌的新兽药注册代理机构,对于一个兽药局外人来说。想烧香也找不到庙门。全世界都解决不了的难题被中国人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下场却如此。 三项申报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万用药,次次都退回,理由很简单“资料写得不规范”。 三次申请创新药物研发早期介入实施计划,回答是“不适用于创新药物研发早期介入实施计划”。 这样的新药不适用于创新药物研发早期介入实施计划,世界上还有比这种药更创新的吗?向注册司中药处申辩,回答更气人:“解释权在你还是在我?”,“我不怕你电话录音”。在这位官员心里,他就是皇帝。什么叫“规范”,什么叫“适用”,通过地下批文市场就都“规范”都“适用”,金钱万能。
李德敏 2006.12.10
|